黃義欽(B88, 晨星半導體工程師)
採訪對象: 黃義欽 , 學長 ( 台大資工 B88 屆 ) 採訪主題:大學時期成績不是頂尖的學長姊 採訪人:廖彥綸、陳奕均 Q :請問學長資工系是高中時期的第幾志願,如果現在有機會在選擇一次當時的志願序,會做出改變嗎? A :我高中時期念的是第三類組,母親的意見傾向於當醫生。所以當時的志願序以醫學系為主,也填了二類組的科系。當時聯考考差了,所以志願序掉到了二類組第二的資工系 ( 第一志願是電機系 ) 。如果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應該就不會考這麼差了 ~~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應該不會改變當時的選擇吧。資工系的變化比較多元,可以選擇的東西也比醫生多很多。 Q :如果能改變大學時期的一件事,最想改變什麼? A :大學時期我很多時間都花在打電動上面,當時流行星海和魔獸。所以課業方面表現的不是很好。尤其是機率我真的學得很差,可以改變的話我會希望當時機率可以學好一點。但打電動真的很好玩,也想多打一點 ~~ 。 Q :大四的專題研究是如何選擇的,會迷惘不知道怎麼決定嗎? A :大四的專題研究一開始我跟著吳家麟教授的研究,他的專長領域是關於視訊影像的壓縮與分析、傳輸等。研究所時也繼續跟著吳家麟教授學習。教授的研究很有趣,所以就繼續學下去了,最後也跟我現在的工作有很大的關係。我應該是少數可以學以致用的人,大部分的人大學的專題研究和之後的工作其實沒什麼關聯,至少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很少可以做到這樣的。很多學弟妹一開始不知道要選擇甚麼,我建議可以先多多嘗試,嘗試不同的方向。做事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做久了就知道自己想做甚麼了。 Q :簡單介紹目前工作的環境和內容,職場的工作和學校寫程式的區別? A :我現在在晨星半導體 ( IC Design house) 工作,本來是上市公司 , 後來被聯發科合併 , 現在是聯發科的子公司。工作的內容主要是 Multimedia and video codec ,像是: youtube 或 twitch 等實況、影片的壓縮和解壓縮。也有做電視、機上盒等硬體設備的訊號壓縮和解壓縮。公司是主要以硬體為主產品的公司,我負責寫軟體的驅動程式以及多媒體相關的 framework 。職場工作和大學 coding 蠻不同的,跟研究所時期比較相似。大學時期教了很多演算法,做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