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鈞彥 (B99, 矽谷Google, 臺大資訊&經濟)

訪問對象:B99 許鈞彥

訪談時間:2023/05/01

訪問人:B10 陳妍姍、B10 金京


Q. 學長好,我們是現在B10的學妹,很榮幸聯絡到學長進行系友訪談。在開始之前,能不能先請學長自我介紹一下?

我是B99的許鈞彥,大學在臺大資訊系就讀。在學期間有滿多時間在Mike (陳彥仰教授) 的人機互動實驗室做研究,另外也有雙主修經濟系。臺大畢業後,先當了大約1年的替代役,之後就到美國CMU念研究所。畢業後就在美國工作,現在在矽谷Google當軟體工程師主管。

研究所就讀

Q. 學長提到自己到CMU念研究所,那從學長的觀察,美國和臺灣研究所有甚麼差異?當初為什麼會想到美國就讀?

最主要的差異是臺灣研究所比較偏向以研究為主,所以有比較高機率要寫論文。美國的研究所有分professional track和research track,前者通常只要修課、不一定要做研究,通常目的是跟職場接軌,後者跟臺灣比較像,偏重在學術訓練。有些人到美國念研究所是因為想留在那邊工作,像我自己到CMU念professional track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申請職業簽證。至於一開始為什麼會想去美國工作,是因為大三大四時陸續有B97、B98的學長姐回來分享在美國的經驗,可以感受到那邊機會也很多、影響力也大、環境也不錯,所以當年周遭出國唸書的風氣可能也蠻盛行,以我申請年來看的話,一起到同個CMU校區唸書的沒記錯應該就超過10個。

Q. 那除了研究所本身,在優勢、workload、制度、文化上,美國跟臺灣有甚麼差異嗎?

美國的大學比較容易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文化上面比較diverse,可以聽到不同人的思考。美國的機會蠻多的,例如就職博覽會通常許多外商可以認識,還有豐富多元的企業攤位。

另外,不知道這跟系所有沒有關係,但workload方面,我修到的課大部分都跟在臺大資工的必修差不多,或甚至更重。不過美國跟臺灣不太一樣的是大家一學期一般只會修三到四門課,不像臺灣大家一般都會修個八門左右。

Q. 一學期只修三門的話會不會覺得在修習多元課程有點受到限制?

因為美國的制度通常都是quarter (一年四學期) 或 semester (一年三學期),所以整年下來修的課可能還是差不多。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是有時候大家會自己停一個quarter,去實習、專注在研究上,或單純給自己放鬆一下。

工作/實習方面

Q. 學長在畢業前後有做過哪些工作/實習呢?為甚麼會選擇現在在Google的這份工作?

我在CMU畢業前有在微軟實習,畢業後加入Google。現在在當軟體工程師主管。實習的話,除了研究所最後一年在微軟實習,大學時我也有加入IOH的團隊。如果沒記錯當話那時候剛好是IOH招募的第一屆實習生,除了幫忙推廣一些科系探索的講座,還有做一些網頁開發、改一些小的feature。

Q. 那以學長在微軟和Google工作的經驗,同樣是外商公司,在實習和正職方面有甚麼差異?

其實滿不一樣的。實習通常是有mentor帶你,通常mentor會幫你找好一個well-defined project,預計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我比較喜歡最後能會有一個可以完整deliver完的產品,東西比較feature oriented,實習生做起來通常也比較容易有成就感。不過通常公司不會希望實習生一直加班,所以scope也會比較限制。

工作的話通常就是要自己定義要做甚麼。通常會跟上層討論出一個有共識的target,自己做年度規劃然後逐步達成。

Q. 學長畢業後多數的時間都待在Google,想請問這樣一待就待很久的情況在美國是一種常態嗎?還是在不同公司間跳來跳去比較普遍?

好問題,其實也看得到很多跳來跳去的例子。美國工作轉換的平均週期大概是2-3年,美國公司的retention rate網路上應該是查的到的。跳來跳去的好處就是可以更加定時的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在轉換的過程也可以了解自己是不是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進或進步的。如果可以一直qualify不同公司的面試通常也是間接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有一定的獲得市場的認可。

Q. 學長剛剛有提到面試可以證明自己技術層面的能力,請問美國科技公司的面試經常也都是以coding tests為主嗎?

工程師的level分很多層,每個level有不同的面法。

一般來說,大學或碩班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就是Level 3、博班畢業生是Level 4,當然也會有例外。這兩個族群的面試大概會是四到五關,大部分是coding test,可能其中一關是behavior test。

累積一些經驗/能力後會變成Level 5或以上,常見的是會多考 System Design。這種面試就比較抽象,像在聊天或白板畫畫一樣,會問你對設計東西有甚麼想法,針對你的proposal做很細節的提問,還有問不同設計之間的tradeoff之類的。這種問題通常偏重如何在技術上擁有解決問題和思考的能力。

但是也不是所有公司的分層都是這樣的。絕大多數公司還是有自己定義的工程師level分層制度,所以面試方式也可能會大相逕庭。例如如果是面試 Android 工程師, 面試可能就會偏向 Android 的設計而不是單純 coding。

Q. 最後有沒有甚麼給準備要去實習的同學們的建議?

如果對技術細節有興趣的話可以深入去了解。也可以跟mentor/manager多討論product impact、vision等,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的重要性是甚麼。也不一定要侷限在工作內容,有機會就多找人聊天,說不定會有一些不同的收穫。

雙主修/轉系

Q. 我們這個訪談組合滿有趣的,我們兩個分別是從地質和資管系轉到資訊系,然後從IOH平台上學長的介紹中,我們得知學長當初也是從地質系轉過來。另外其實我跟學長一樣之前有雙主修到經濟系。想請問學長當初申請轉系、雙主修的原因是甚麼?

我那時候其實是刪去法。在當時的風氣,二類組轉系的第一志願還是比較偏向電機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想去電機系的,但大一修普通物理覺得很難,特別是熱力學的時候發現我那個謪怎麼算就是不平衡,後來學到電學就更慘了。所以後來自己覺得搞不好沒這麼適合。但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資訊系的轉系考其實只要考計算機概論、微積分。所以我在根本還不會寫程式的情況就進到資工系,一開始對很重的workload不太適應,老實說我必修課都修得不太好。

至於雙主修,因為那時候轉系時GPA剛好也還可以,就順便一起申請了。

Q. 資訊雙主修經濟還要準時畢業聽起來很有挑戰性,不知道學長當時會不會感覺兩邊的課程綁手綁腳,好像限制了自己去探索不同領域的機會?

看自己的選擇, 以我的例子來說的話會,修課的很大比例的課都會由資訊和經濟必選修組成。當時幾乎每學期都需要修很多課,而且排課的標準都只是在看哪些時段有available slots,好像不是真正依據自己的興趣選課。而且我能準時畢業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暑修16學分。但是如果妳願意修慢一點但是成果好一點,例如分攤到五年修完,那學習和探索的效果應該會比我好很多。

Q. 請問學長覺得經濟的雙主修讓自己在職涯上有甚麼優勢嗎?為甚麼最後選擇往資訊這條路發展?

以我的例子來說優勢應該是沒有很多。我在的相關職缺90%以上的工作都不太會同時用到跨這兩個領域的知識。IC的工程師還是很容易關注在程式和設計為主,business/product/engineer function 都是分開的,即使engineer和product的合作可以非常密切。除非自己在公司很高層,或是開公司、做internationalization,比較可能會用到。不過雖然職場上不太會用到,我覺得雙主修有幫助從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事情其實挺不錯的。

最後選擇資工主要是因為在國外簽證,美國F1簽證必須要找跟研究所領域相關的工作。而我唸的是資工相關的研究所。

大學專題研究

Q. 學長大學生涯的重心主要放在哪裡?為甚麼會這樣選擇?

我當時因為想到美國讀書,想發paper,所以滿多時間都泡在實驗室。加上大學部比較少基礎,無論是研究上、技術上,或是英文學術寫作的能力,都有很多gap需要補起來,要發paper真的需要有很大的commitment,花很多時間。專題大概是從大三開始一路做到大四。

Q. 那請問學長當時選擇實驗室考量哪些因素?

主要其實還是興趣。那時候機器學習在台灣非常紅,但因為我知道自己對這塊其實沒什麼興趣,而且那些實驗室通常都很搶手、很競爭,所以就直接把相關的都filter掉。最後會選擇做人機互動、行動裝置、human interface這些,是因為覺得東西看得到、測試的時候很有感覺,有趣很多感覺可以做出改變的潛力也很大。

Q. 做研究的過程中有遇過甚麼困境嗎?通常遇到問題會直接去教學長姊嗎?

當然有失敗也會卡很久,不過通常熬幾晚就度過了。問題的部分,如果是technical issues會先試著自己解決看看,或找同儕/其他大學部的專題生幫忙;但如果是研究方向還是傾向早一點去找學長姐討論比較好,避免研究走錯方向,轉回正軌的cost很大。

Q. 我的想像是,如果申請美國professional track應該實習的經驗會更加分,research track則是有好的專題表現會讓resume更亮眼,這個assumption是合理的嗎?為甚麼學長最後申請professional track但大學部花很多時間在專題上呢?

你說的是對的,但實際上在申請時,通常比較可行的還是會professsional track、research track都投,看申請到哪個再做final decision,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實習或專題都還是有比較好。我自己當時會著重在研究是因為臺灣的研究實力不錯,實驗室老師的研究也很厲害,所以在這塊特別努力耕耘。

大學研究所申請

Q. 學長剛剛有提到有些必修課修得沒那麼好,這樣會很傷applications嗎?

其實我覺得以我們學校的研究所為例,GPA大概只要過一個門檻、不要太差就好。但我感覺他們是用overall GPA做初篩,之後就看你有甚麼好的publication或projects,不太看transcript上的details。但是如果是申請博班的話感覺比較會仔細看具體是哪些課修得好、哪些比較還好。但是我講的不一定正確,只是我自己旁側的觀察而已,尤其不一定通用所有學校。

Q. 請問在選擇學校時學長有哪些考量?

我那時候主要是看CS排名、地點、競爭性。競爭性的意思就是例如MIT的CS master基本上只收MIT大學部的學生,所以就不用考慮了。CMU的話,因為他的CS其實是一個學院,分成很多的系,就會有比較多選擇可以衡量。

Q. 申請的時間軸?

主要就是大三大四花很大的力氣拚publications,大四去考制式化測驗然後整理好applications後申請。

最後的最後

Q. 那最後有沒有甚麼給大學生的建議?

我覺得可以多聽不同人的意見,也不要只侷限在資工系,無論在臺灣或美國其實很多工程師也不一定是相關領域出身。但是聽別人說更重要的是也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因為講者,包括我也是,一定也是有著主觀的意見和角度。要能篩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資訊,而不是盲目的跟隨別人的腳步。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王瀚宇(R02網媒, 赤燭遊戲共同創辦人)

林于智 (B01/R05, Google Software Engineer, Youtuber [史九87])

劉邦鋒 (台大資訊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