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容輝(B77,台科大工商設計所助理教授)


訪問對象 : 梁容輝學長
訪問時間 : 2012/11/30
訪問人員 : B00902059李朋軒

1.學長當初為何會選擇資訊系呢?對資訊系及未來出路有什麼感覺?
我們那個時候就是非常渴望學電腦。大概國中開始,民國七十一年,那個時候電腦還不是那麼普遍,幾乎沒有人家裡有電腦,有機會可能去參加夏令營,像師大那邊就有一些很大型的主機,但是能run的程式很少。那個時候的氣氛就是大家都很著迷,很想學電腦這東西。當時不太考慮出路,只是覺得那東西很有趣,出入當時更好的可能是電機系或是醫學院或其他的,電腦那時候倒沒有想到出路會有多好。

2.學長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對工業設計有興趣,想走這一條路?
很晚,我博士畢業出來工作七八年之後的事了。

3.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規劃,如何規劃自己接下來的步驟呢?譬如說為何決定一路在資訊系讀到博士?
博士那時候沒有什麼工業設計,那時候是跟歐陽明老師做Computer Graphics,還有Virtual Reality的研究,這兩個可能多少有跨到多媒體、人機互動等相關,但是那個時候沒有像現在這麼well defined說,我要去念人機互動,沒有,就只是在做電腦繪圖跟虛擬實境的東西。

4.所以學長是很早就決定好了要走學術的道路嗎?
倒也沒有耶,那個時候就是喜歡做電腦繪圖的東西,作3D ModelingAlgorithmrendering的改善。我其實是到博班可能第三年還第四年才對職涯規劃開始有感覺是我會想要教書。但是我前期大學到碩班的時候可能不是那麼清楚,因為那時候我們業界的工作機會其實非常非常多,我們碩班同期的甚至都有那種中途就休學了出去工作或一邊讀書一邊接project,就是工作機會真的是非常非常多。那時候一個碩班畢業如果進入台積電,年薪、分紅可能都完全超過一個教授,有一段時期做IT代工或相關的賺很多錢,那個時候一個學弟剛畢業進台積電,年底的分紅就超過正職教授一整年的薪水。那個時候讀CG是純粹興趣。

5.如果現在資訊系的學弟妹,譬如說身在資訊系大學部,但對設計很有興趣,可是不太知道自己未來的職涯要麼規劃才能走上這條路,學長有什麼經驗建議?
你們現在的環境跟機會跟我們以前不一樣,我會鼓勵你們從大學或碩班就開始做跨校或跨系去做選課跟認識,我們那時候還很封閉,那個時候台科可能還沒有工業設計系。我建議是說如果想要走工設這條路,其實大家可以念到資工系其實是有優勢的,那這個優勢應該要掌握不要放棄,我的意思是說現在大家寫program,或者是寫websiteapplication其實應該要變成一種basic的能力。在設計這端另外有許多人,可能想要做website或是IT方面的,他們可能想要設計但是做不出來,所以我會比較建議學弟妹對工業設計或介面設計、互動設計有興趣的話,在大學部第一個還是要先能夠掌握資訊科技。然後再透過比如說跟這邊的跨校的課程,或者說就可以來看台科這邊的設計學院的課程,來旁聽或者透過跨校選修。我們已經慢慢有在研究所開跨校的課程了,大概已經兩年了吧。我在猜測未來的這種跨領域開課的機會會越來越多。尤其網媒所和資工所現在很積極的在找一些跨領域的課程。如果以大學部來講最實在的建議就是要先把自己IT的能力要先顧好。不用急著在大學部就把自己轉成設計或藝術類的人才。學弟妹不用擔心,我開始跨領域也是我出來工作教書的非常多年以後,然後才透過慢慢的跨校跟跨系去開課,理解一些事情之後,我自己再補充去讀paper或讀書、文件去補足設計知識的不足。

6.所以建議學弟妹在大學部之後的規劃是?
可以有很多方向,第一個是,這樣有點廣告(),可以直接來報考我們研究所;第二個就是說,網媒所或資工所裡面有許多位老師,譬如說莊永裕老師,都是可能的,可以讓他們的學生跟我們設計這邊有合作的project。還有陳彥仰老師、陳炳宇老師、洪一平老師、許永真老師、朱浩華老師都常常讓他們的學生跟我們有合作。現在我們看到的跨領域的潮流,它不是像我們想像中一個人有十八般武藝,而是說一個人他有一個很深的本門學問,這個有個術語叫做T型人,意思是說一個人他有廣泛的興趣,但對一門學問的理解有夠深的深度,跨領域非常歡迎這種人,跨領域其實會成功的也比較是這種人。

7.嗯,插播一下,學長有做過博士後研究,它的工作內容大概是如何,在學長的生涯規劃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博士後是我已經出來教書一陣子之後再回到台大去做博士後研究,工作內容我其實己經有點忘記了,有點久了,就是做researchMultimedia,跟多媒體實驗室的幾位老師一起做。我那個時候主要還是跟學弟學妹一起討論,把project做出來,跟CG相關的。

8.那大概怎麼樣會接觸到博士後研究的管道?
博士後研究很多啊,其實如果各位學弟妹,譬如說如果你們未來念一個資工博士,然後在資工的期間有接觸過比如說設計類科的,有涉獵或跨領域合作的話,只要有人開這個offer出來,就可以用博士後的方式去例如說到台北藝術大學或到我們工業設計這邊來做博士後,去的話你就是一個可能兩年一聘的研究員這樣。

9.為了讓學弟妹對學長的研究領域有更鮮明的了解,可否簡介一下學長的研究內容,或者介紹一個研究成果,譬如說回憶拼貼桌。
我們今年2012年有幾件同學的作品上到ACM Interactions雜誌七、八月這一期。這四件都是跨領域合作的作品,這很不容易,因為這份雜誌的影響力很大。這是我去台大開的一門課程,把這邊的工設的同學一起帶過去,那他們做了一些互動的project,蠻有意思的,像比如說InTouch這個project,這個project會跟你的Facebook連結,然後是做出來的:
(大家可以點進InTouch那一格裡,還有其他格也都是很不錯的作品)
(另一個簡介影片)
(筆者簡介,InTouch是寫一個pluginFacebook連結在一起,只是由真的手指動的取代滑鼠按,最多可以設定四格。當自己越是按其中一格時,自己就會看到那格的顏色由藍轉紅,而對方的InTouch對應的一格則是會因底下致冷晶片的作用而愈來愈熱,當對方察覺到而按回來時,自己就會發現自己的InTouch那一格變熱而知道對方按回來了。這溫度會由你按的頻率而決定,所以對方一摸到有溫度就知道你最近戳過他,而你看到有顏色的就知道你最近戳過他,你也就會去摸摸看他有沒有回應)


10.最後想請學長隨意分享一下,譬如學長目前的研究旨趣、對未來的規劃、想對學弟妹說的話等等。

我要勉勵學弟妹,不管你們未來要走哪一條路,資工是當今的基礎科學,當今不管你是要走純設計、互動藝術、互動設計、遊戲設計、網路行銷,不管是哪一種,它歸結到最後就是你必須要有基本的資訊能力。學弟妹的夢其實是可以想大一點,想遠一點,你可能會被很嚴格的的要求要會寫compiler,寫code,做assembly,或甚至會去接一些電路,電子學,這些所有的訓練我覺得對未來你不管轉哪一個領域都非常有用。所以寫code、研究演算法這些都只是基本訓練,除非你是做演算法這些的基礎研究,否則未來可能也不會整天只是在研究code,事實上你如果用演算去應用在別的地方的時候,那是有很多領域可以發展的。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王瀚宇(R02網媒, 赤燭遊戲共同創辦人)

林于智 (B01/R05, Google Software Engineer, Youtuber [史九87])

劉邦鋒 (台大資訊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