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碩鵬(台灣 Google)

訪問對象:廖碩鵬學長(B86
背景:台大資工系畢業、台大資工所畢業,現任職於台灣Google公司。
訪問日期:2014117
訪問學生:陳威甯(B01902093)、溫盛涵(B01902099)

Q:當初就讀資訊系的原因是什麼?
A:記得我是推薦甄試進來的,好像是第二屆辦的甄試。其實那時候已經有參加過一兩次高中程式設計比賽,喜歡寫程式,所以就填了台大和交大資訊系。那時候學校是按照高中念三年的成績排名,好像是全校八九十名左右,沒想到可以填上台大。我想是因為那時候台大除了考筆試以外,還考了程式設計的部分,那我想可能是其他同學覺得上機考程式比較challenge就沒有填吧(大家都去填醫科和電機了)

Q:就讀大學時,對未來有沒有什麼特別規劃?有想過將來進哪間公司或往哪裡發展嗎?
A:其實我一開始比較想往學術界走,像我們同學如果一開始就打算就業的話,可能念完大學或是研究所,要就業的就是開始找國防役。那時候念書的時候倒也沒特別想說要去哪個企業工作。也不知道為什麼,或許是因為常聽到很多企業都在爆肝啊、什麼的,而且那時候做一些 study 也滿有興趣的,所以有想過要出國。念完研究所先去當兵,當兵一年半後到中研院 data mining lab 當助理並準備申請學校,後來拿到 CMU 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master program。之前研究所是在做語音辨識,我覺得自然語言還滿好玩的,想繼續發展。不過那時候很有趣,我在中研院的老闆 - 簡立峰老師,在我拿到學校的 offer 時,他也剛好也被 Google 挖角當台北 Google 研究所的所長。那時他鼓勵 lab 的同事都去試試看,我那時天不怕地不怕就跑來面試,不小心就上了。於是結果就是被 Google 吸走了,沒有出國念書。其實有些人是很有規劃,想了很遠想了十幾年,我比較不是這樣,隨運而安。也就變成說,我可能是對什麼事情比較有興趣,往那邊做一做,然後不小心遇到了一個 branch,覺得另一邊也不錯,於是往另外一個 branch 發展。可以說進 Google 工作的這一切就是很巧合。

Q:除了平常上課外,課餘的時間會拿去做什麼活動嗎?例如寒假去公司實習之類的?
A:哦,那時候其實還滿流行打工的,像我有些同學就有去 start-up 打工,我是沒有跟。我是後來跟室友有打過一些工,像一些做網路服務的小公司,幫忙寫一些程式之類的。大學研究所有參加幾次競賽。我沒有參加 ACM,因為那時候班上強者太多(),其實玩 ACM 也不錯,只是我忘了我為什麼跟同學組隊。我有參加過趨勢科技的程式設計比賽,這是團隊的比賽(五人)。那時候運氣不錯,找的隊友都很優秀,比賽時也很強運,第一次參加就拿第一名。比賽內容我也沒有記的很清楚,好像是解一個網路的應用問題,然後比賽有分兩個 stage,第一個 stage 是在家解題,將程式 submit Trend Micro。然後經過他們內部評選後選出決賽隊伍。決賽要解的問題是初賽問題的延伸,而且要基於初賽的程式擴大,在 72 小時不管你要不要睡覺,把他拼出來,還滿累的,不過 result 還不錯。決賽除了寫程式外還要 presentation,然後我們 team 剛好有 presentation 很強的(現在在 CyberLink VP ),所以這部分可能滿高分的。

Q:那學長你們以前平常會像這樣熬夜寫程式嗎?
A:通常是還好耶,不過要是有時候程式有 bug 的話就要 debug,然後就Oh Ya!()。其實有部分要看老師,像許永真老師,他那時候我記的很清楚教的是計算機程式,然後她的作業都有 bonusbonus 也沒多幾分,但通常大家都會為了拼那個 bonus,然後拼的很慘。記得基本題的難度是一的話,bonus 大概有超過二倍吧。成本效益超低的,但至少大家做完 bonus,不管有沒有做出來,收穫都很多。

Q:對於在國內國外念研究所有什麼看法?
A:基本上,我本來有要去國外念研究所,可是因為工作後來就留在台灣,所以對於國外的部分也沒有特別了解。我有同學是去國外念,國外研究所在上課的強度以及研究應該都比台灣強很多,所以我覺得如果有機會,不管你將來要在哪裡工作,到國外念念研究所是好的。但就我所知,出國念書的同學有很大比例都直接在當地工作,除了林軒田教授選擇回來教書以外,我們都說他是回來做功德()。畢竟他在美國工作的 offer 是比較高的,但他比較喜歡教書,喜歡台大,所以就算大家賺到吧。那我當時是直升研究所,所以我也有想過如果我那時候不直升,直接拼國外研究所,說不定我現在也會很不一樣,可能會有比較多的經驗。像我當時成績還不錯,研究所也沒有特別拼,到研二才認真寫論文,日子過得有點爽(),但年輕的時候應該要認真一點的,多找一點 challenge 的事情來做。可是這種事情也很難說,像有人是不管環境如何,都可以很認真,那在國內應該也可以得到很多,像我是比較需要一點刺激這樣。

Q:在台大資工系的這段期間,學到最重要的是什麼?覺得對未來最有幫助的部分是那些?
A:嗯...這個好難哦()。其實以專業領域來說,那時候學的一些基本的東西,像是資料結構、演算法,或是一些比較進階的課程,像是 computer network, computer architecture,以及研究所學到的研究方法,到現在也是很有用,雖然我現在當工程師比較少做 research 的部分。但我想念大學,以台大來說,得到最重要的 resource 應該是同學吧。像現在有很多同學也還在聯絡,每個人的專長也不大一樣,大學交到這些朋友我覺得收穫很大。專業的訓練,我想還是以基礎學科較為重要吧。然後像我那時候如果有些老師沒有上的很 solid,同學自己還是會互相學習。像之前有人會問 Google interview 要怎麼準備,對於剛畢業的同學,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反而只能問 coding, problem solving 等問題。這學校都有教啊,所以如果你在學校的foundation training 夠紮實,剛畢業就來面試,說不定比較容易過關。

Q:面對研究所以及職場的考量為何?兩者先後順序對未來的影響?
A:我覺得這也是要看個人。像我當時就沒有急著想到業界工作,我現在想也不知道為什麼(年輕時理想性格比較重吧),反正就是沒有想要到竹科工作,比較想多做點研究,去國外念念書,或當個老師之類的。我是覺得這種事情要看你當下那個點,怎樣的選擇會比較有利。例如你大學一畢業,某間你很想去的公司就給你 offer,那去工作可能比起你繼續念書,在短期內會比較有利這樣。我的同事也有人和我類似,考上研究所又拿到 Google offer,結果一樣,Google 的吸引力比較大。而且其實我覺得業界啊,特別是像 Google 這種公司,其實很像黑洞,就是你來了,你短期也會沒有這麼想回去。因為在業界,東西會一直進來,你也會持續性接到 challenge,新的 case,就不知不覺地 quarter by quarter 一路做下去。除非你覺得,做得差不多了,想換換跑道,才會回去唸。像我那時候也是這樣,當時我拿到 CMU LTI master offer,那時美國經濟不景氣,要去念要出不少錢。去之前我有先問過幾位老師和朋友的意見。當然他們是建議我一定要先去念書。他們賭說如果我現在不去,以後就不可能再去了。我當時想說,先工作一兩年再出國念也蠻不錯的。結果真的給他們說中,我就一路待在 Google 到現在。一直待著的原因是 Google 在台灣給的薪水還蠻不錯的,雖然不是台灣最高;工作環境好,同事相處也很愉快。做久了之後就覺得,繼續當個 software engineer 也不錯,所以後來我也沒再出國念書。

Q:當初決定進入 Google 時,有那些因素是特別看重或吸引人的?
A:在我 interview 時,Google 就已經很紅了,那時 search engine Google 已經是世界第一了,那時覺得 Google 這間公司就是很奧秘啊,強者一定很多。其實在我拿到 CMU offer 的時候,他們有 open house,就是學校幫你出機票錢,讓你到美國來看看校園,跟教授說說話這樣,然後我在加州也剛好有一些同學在那邊,所以就有機會到 Google 總部參觀,覺得那個地方真的很酷炫。

Q:酷炫的原因是因為工作環境嗎?還是?
A:對啊,其實美國的總部給人的感覺就很像大學的 campus,比台灣的更五顏六色,然後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玩具,然後大家好像也都過得很輕鬆,就是整個環境讓你沒有在爆肝的感覺。當然實際上工作也是有壓力的時候,但那時去參觀,整個環境看起來就是非常好。再來就是覺得來 Google 可以學到很多,因為集中了很多全世界最厲害的軟體工程師和大師。我是覺得進來一個以 software engineer 為主的公司對一個念 CS 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那時候有點不想在竹科工作有個原因是,我不曉得是不是我的偏見,因為我沒有在那邊工作過。我一直覺得台灣的公司是以 hardware 為主,所以你 software engineer 是配合 hardware 做事情,寫 driver firmware,幫 hardware bug 擦屁股,所以你的主體會不明顯,這樣就變成,身為一個軟體工程師,作主的並不是你。而 Google 就是在一個很剛好的位置上。像大家都做搜尋引擎,但 Google 先發現怎麼賺錢,所以他就有一個 sustainable business。又這個用 search engine 賺廣告的 business 有進入障礙 (search result 做得好很難)Google 就可以主導市場,賺更多錢,就可以比較沒壓力地發展其他別人來做可能會倒的生意這樣。

Q:可否稍微簡述一下目前在 Google負責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A:剛進來的時候東做西做,後來有做過幾年的 iGoogle,後來 iGoogle 因為不符合公司未來的核心本業,就停掉了。我現在有在做一些 Chrome OS 的東西。Google 有兩大 OS,其中一個就是 Android,是 mobile device, 手機為主,那 Chrome OS 目前就是 laptop base 的作業系統,強調的是快速開機跟安全。因為他考慮到現在大家電腦大部分的使用都是上網,所以如果我們有一台電腦打開就是 browser,你也不用設定,然後他保證你是一個 secure 的環境,會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之前有好幾年都是做 server side 的東西,那最近一兩年才轉做 device

Q:除了資訊領域外,在學生時期以及出社會還有接觸其他領域嗎?例如財經之類的?
A:沒有耶,我都只有在資訊領域玩耍而已。我們那時候輔系的同學沒有很多,也是有同學轉系,還有經濟雙主修進來的這樣。

Q:出了社會之後,有什麼事情是值得大學時期開始準備?或是有什麼想對學弟妹講的話?
A:我覺得其實,大學的時候本來比出社會時間多很多,可以的話,在能力範圍之內能夠多努力一點就多努力一點。因為很多事情,你也不曉得什麼東西會用到什麼東西不會用到,所以如果有機會就多學。就是在學校能多學就多學,然後學的紮實一點,不一定要衝什麼一學期二十幾三十幾學分的,畢竟衝學分衝太多也會消化不良,像我覺得林軒田老師那種三學分四學分的課就很重()。就是,能紮實一點就紮實一點。像那時候我也沒有花全力去念書,就覺得成績還 OK 就沒有花全力 (應該更努力的)。至於打工(part time programmer)的部分,我那時候是因為沒有經濟壓力,所以沒有特別去打工。我覺得打工其實也不錯,能先看一下業界怎麼運作的。只是不要花太多時間然後壓縮到學習,畢竟在學校還是以學習為主嘛,你之後如果想工作時間多的是,沒必要現在就急著打工。然後另外一點想說的就是,如果你發現你在 CS 並沒有什麼興趣,不如就趕快找找你真正的興趣在哪,不要硬讀完四年。畢竟如果對 CS 沒興趣,那麼花的這四年就不如你在其他地方來的有價值。因為現在大學有很多人是考進來的,以前沒寫 過 code ,進來以後才發現自己對寫 code 並不是這麼有興趣。像我有同學 CS 讀一讀後來轉去念牙醫,念化工,現在成就也很好。也有畢業後蓋房子蓋得很有心得的,說寫程式看不到很虛,蓋房子比較有成就感。最後就是希望大家能在大學這段期間多試試,多發展一些自己的休閒和興趣,你不可能永遠都在 coding 不做其他休閒的嘛,大概這樣子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王瀚宇(R02網媒, 赤燭遊戲共同創辦人)

林于智 (B01/R05, Google Software Engineer, Youtuber [史九87])

劉邦鋒 (台大資訊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