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智 (B78, 威強電董事長)
採訪者:杜冠勳、簡謙益 張明智,B78 進入臺大資工系的大學長,時任威強電董事長以及威聯通科技的總經理。因為與採訪者杜冠勳的父親是高中同學,讓我們有緣接觸並採訪這號大咖人物,聊聊他對時下軟體產業的看法,以及對現在大學生職涯發展的建議。為了讓談話過程更活靈活現,以下將以 Q & A 的方式作為主要呈現的文體;惟為求通順,文句稍有改編但仍會保留原意。 軟硬體對決 Q: 作為一個大企業的董事長,會如何評論台灣現今的軟硬體產業? A: 一般而言,大家的傳統認知是:臺灣如今是半導體和硬體產業的強國,軟體方面倒相對沒有國際級的公司。雖然如此,軟體產業的多元性和潛力很高,可以做的題目的選擇上也比較多;如果未來進入半導體和硬體相關產業發展與就業,穩定性相對較高。但是軟體的相對發展機會很多,還有很多未來的商業機會,沒有絕對的何者較好,端看同學的興趣去做適合的選擇。 生涯規劃 Q: 我們作為大學生,常常也能看到同儕對於未來路線的未知,想請問您在這件事情上有什麼建議? A: 同學不用太焦慮,當時我念大學的時候也還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就我當年的統計數據來看的話,大部分的同學主要是往 MIS 和出國深造發展。如果不確定自己要走的方向,我會建議可以多探索體驗、對於自己有機會感到興趣的事就趁學生時期多做嘗試,畢竟我們沒辦法精準預言未來的狀況,所以也不會有絕對最好的選項。舉例來說,當年我大一時曾開發過單機版的遊戲,後來也成功拿去賣,獲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另外,短期實習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可以藉由親身體驗確認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實習的時候,如果特別有想做的,自己也可以勇於主動向公司談自己較有興趣的主題去做,未必要由公司分配任務。 實用科目 Q: 您覺得在產業圈深耕如此多年以來,大學時期最有用的科目是哪一門? A: 如果論及最有用的科目,當下熱門有用的和未來20年30年的發展後有用的,通常會有些差異。同學們未來生涯如果是進入軟硬體產業就業的話,會建議同學們多增加學習的廣度,全方面的技術領域都多涉獵,建立基礎的認識,以備不時之需,遇到新的問題和挑戰也比較容易舉一反三。以我目前的台灣產業就業經驗來看,演算法、人工智慧和資訊安全是現今的重要科目,值得好好學習,高難度的數學相關科目在台灣業界大部分的應用上則相對沒有太大用處。 時間管理 Q: 作為一個需要日理萬機的人,您是如何做到時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