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緯 (B90, 台大資訊系教授)
訪談人:鄒宗霖、黃柏諭 請問您當初想選擇資訊系的原因是,又為何研究所選擇電子所? 我在高中時學習的性向還蠻明顯的,對於如何有系統性地解決數學問題很有興趣,當初大略知道是屬於資工領域,上了大學才發現是離散數學與演算法。在申請入學時有三個科系在考慮:電機、資工、醫學,也都很有機會,後來覺得還是對資工最感興趣,就進入了這個領域。 大學念完了四年,我也還在猶豫要不要出國唸書、或是在台灣找工作,所以選擇先在台灣讀研究所,而當時的產業硬體還是強了一些,而電子所EDA組又是第一年成立,找了老師聊一聊後決定嘗試看看。 請問您在大學期間花在課業、社團、人際關係的時間比重? 我大學時是網球校隊,一個禮拜練球的時間大約是七八個小時,除此之外大概就沒有什麼課外活動了。剩下的時間有空就唸書、寫作業、準備考試、做專題報告。各種社交活動或者同學聚會還是會參加,但那時候沒有女朋友所以不會花太多時間。我不太蹺課的,上完課就照練球時間去打球。老實講我也不是那種會額外花時間去練球的,有比賽就去參加。當然家庭活動都會參加,休閒娛樂看看運動比賽、電影日劇、上網也還不少,但是就會一直注意接下來截止的作業或來到的考試是什麼,基本上就是Earliest-Deadline-First Scheduling。 請問您有印象特別深刻的課程或教授嗎? 我最喜歡的課程是自動機與形式語言,因為那門課我吸收得很好,考試都能拿一百分,且這門課符合我之前說的性向:有系統性地解決抽象的問題。 而系上的課我學不好的是作業系統,因為我一直以來對名詞解釋不是很在行,且作業系統不像自動機與形式語言一樣照模型走過一遍就得到答案,在很多做法之中存在著 tradeoff,所以當時覺得作業系統有點苦手。 請問您在出國前的準備中,哪些最具有挑戰性? 博士班的話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有研究經驗,甚至更好的話最好有發表paper。因為國外大家會想去的學校大多教授會有founding幫你付學費跟生活費,基本上就是聘員工。那你要說服別人聘你一定是要能證明自己的研究能力。所以研究這方面的能力,不管是真的有做出成果還是你有這樣的潛力,這是你必須要培養的。我覺得這是出國念博士最困難的地方。 請問您為什麼畢業後想要當教授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家庭,薪水等等的是其次。這就是每一個人的選擇,每一個人在某個當下你會選擇一個最舒服的決定,而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