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秉鈞(B86/R90, 7Quark 執行長)
訪問對象:郭秉鈞 訪問者:林首志、吳冠穎 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 基本介紹 我叫郭秉鈞,大學是b86的。業界大家都叫我Sakura,我是大學畢業左右就開始做遊戲,研究所的時候就有在公司兼職,然後做遊戲做到現在快要二十年了。一直從單機2D遊戲做到3D,做過最早Xbox一代,碰過一點PS3遊戲,一直做到網路遊戲起來,網路遊戲跟web遊戲都做過。後來第一間公司是在昱泉,那時候做線上遊戲,後來去鈊象電子的時候就去做了大型機台的遊戲,然後後來離開鈊象以後自己開了一間手機遊戲公司,作手機遊戲做到現在。 為甚麼會想進入遊戲產業 主要應該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小時候對玩遊戲很有興趣,但是加入遊戲業的人對於玩遊戲很感興趣的人應該很多,那以前我在國高中時候玩遊戲應該是沒有多久就是對程式設計很有興趣,國高中的時候就養成破解人家遊戲的壞習慣,很早就是以破解人家的遊戲為樂;到網路遊戲時代就是切換到破解人家的封包跟bug,後來就覺得這樣不務正業,一方面對文本或內容的東西很感興趣,所以大學的時候修過一些課,就決定走遊戲開發,那時候剛好有林一鵬老師跟歐陽明老師的支持,所以三五好友就在台大開始寫遊戲,參加遊戲比賽,因為有遇到教授的支持,就開始做研發。 覺得系上的哪些課程或是活動對進入遊戲產業有幫助 我覺得大多數的課程都是有用的,因為其實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用,因為做遊戲是個很動態,迭代比大多數的軟體產業還快,因為他不是一個單純的工程問題。做遊戲比較像是面對人的問題。就像我常常在跟人說做遊戲是一個,首先你要讓別人覺得開心,然後中間順便賺一點錢的活動,跟大部分的服務就是你可能會先去判斷他好不好再決定要不要付錢不太一樣,有時候你甚至是被娛樂到你還是不會付錢,所以說它是一個極端面對人的情感的服務。所以我覺得大多數的課程都還蠻有用的,因為台大的課程其實是打底的成分居多,而不是教你app或是語言的使用方式,所以都好好學其實都有用。即使是通識教育,其實我在大學的時候有些通識教育課,有時候你不知道他在講什麼的那些東西,然後最後有用的東西其實蠻多。因為遊戲是個雜學,是一個雜學家可以好好發揮的地方,所以都學都有用。 大學時修的專題和現在的方向有沒有關聯 多半是不用過多久就沒有關聯了,但是沒有關連也沒關係。就像我剛剛講的,我覺得這種東西已經有一點像是人生問題了,就是一個時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