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資安所
Q : 資策會裡有許多部門,你們部門間的交流和合作是怎麼樣的情形? 我們有不同的部門,雖然都是在資策會裡,但其實不同部門還是有些利益關係。就是因為我們的績效是分開的,部門之間有個別不同的利益,所以我們談合作時也是會斤斤計較的。通常我們私底下談合作時如果談不來,可能需要比如像所長之類的人物出來協調 Q : 那你們平常接的案子會需要不同部門之間進行交流的嗎?還是其實你們領域已經分很開了,而不太需要這種交流? 有時候是計劃的性質,也就是那個計劃可能需要不同的領域。像我們是資安所的,我們可能無法看到所有領域,因此有時合作是必須的。但是通常我們合作的關係是共同申請一項計劃,然後再共同提出那個計劃的子計劃。(然後各個部門在協調自己的分工嗎?)對。 Q : 那可以舉出一個你們合作的例子嗎?案子是不是由專案經理協調? 我們這裡是 : 工程師上去就是組長,也就是一個組的主管;那組長在上去就是一個所的長官,稱為主任,和一般業界的職稱其實不太一樣。那我們接下來有個 4 年的計劃,這 4 年的計劃參與有資策會和工研院,主要是這兩個單位。像我們資策會資安所,其實有一些計劃,比如說政府接下來比較關心的部份是 IoT ,那物聯網包含了許多面向,雲端所他們也會想要參與,也有一些想法。因為是雲端,和物聯網是很有關係的。所以變成經濟部提出來的這樣一個大方向,那他的這筆錢會由資策會和工研院去分、去協調。那最後會去決定錢拿多少,最後會有一個開會,但其實我沒有參與這場開會。但這場會就是各自提出自己的案子,可能會有一些教授委員,他們會對這些計劃有些意見;長官及政府官員再根據這些意見評估去決定給子計劃多少錢。因為我們等於是申請一個大計劃,但是是由各個子計劃下去合成 : 也就是這個大計劃只是一個方向,涵蓋了許多不同層面,我們提出的子計劃就是要去顧及這些層面。 Q : 物聯網的資安讓人聯想到一些新聞,像是吐司機被駭、冰箱被駭這樣的標題。那你們是在做這樣子的議題嗎? 物聯網是一個大方向,但是未來 4 年的子計劃也不全是物聯網。在這個禮拜有 HITCON 活動,會議開始的時候蔡英文也有露面,應該是表視他也有關心台灣資安。所以提這個未來 4 年的計劃, IoT 算是很大的方向 —— 應該說在台灣比較少 —— 在國外 IoT 設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