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偉 (B87 攀岩教練)
楊東偉 (B87 攀岩教練) 關鍵字: 男性 台大資訊系 台大資訊所碩士班 碩士就業 中型公司 轉換跑道 訪問對象 楊東偉學長 訪問時間 2012 年 6 月 訪問人員 江宗臻(b98902042) 陳加頎(b98902044) 背景: 2002年資訊系畢業,2005年資訊所畢業,國防役四年在訊連科技,辭職後出國自助旅行一年五個月,目前為攀岩教練。 學長的大學生活? 我最早是唸台大土木的,後來轉到淡大資工,再從淡大資工轉學回到台大資訊系二年級,所以跟同年級相比已經大上兩歲以上。剛轉進來那時候想說參加一些系上的活動,可以比較快認識大家,所以就當了系學會文書部底下的小部員;還有參加系籃,因為我還滿喜歡打籃球的,的確後來也是跟打籃球的那群同學比較熟。 我大四開始從事登山活動,第一次的大山經驗是暑假跟登山社爬雪山。後來唸研究所時,學期中的時間比較多,但登山社學期中很少開隊,寒暑假對研究生而言又太晚太忙,就和系上另一位也很愛登山的同學一起參加外面的登山協會。台灣山岳眾多,登山活動盛行,有上百個社會隊登山團體。我們大約參加三四次後,從中累積了些經驗。其實登山這個活動很花錢(笑),裝備都很貴,學生沒有什麼錢,只能當家教或助教慢慢賺,參加一次登山就買一件裝備,慢慢的也有了自己的裝備,如登山鞋、登山杖、睡袋等等。 參加外面的登山協會其實蠻貴的,像爬雪山三天大概就要三四千塊,現在可能要五千。因為主要的花費是交通費,為了省錢,有經驗後我們就自行組隊上山,找朋友或其他學校登山社的OB一起出隊,分攤車資。 /********************* 登山底下的活動有攀岩、雪攀等,而這些活動後來慢慢獨立出來,有愛好者專注在這些項目,順勢發展了起來。臺灣的攀岩發展大約二十年,整整比國外晚了二十年,剛開始引進時大家都還不熟,主要從大學的登山社開始推廣。台大是很早有自己的人工岩牆的學校,本來在舊體籃球場旁有岩場,後來岩場拆除後岩牆放到舊體後方。 ***********************/ 何時開始接觸攀岩? 真正開始接觸攀岩是在工作之後,那時候在訊連科技,工作很累,但有一個優點,公司有蠻多的社團,只要十個人以上的社員就可以登記成立,每半年會有一次經費補助,所以一般常見的社團公司都有。當初剛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