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順暉(B86/R91/D99,太極影音研發部經理)

為什麼會留在台灣發展3D 其實沒有特別為什麼,跟家人討論完後,因為家裡因素就決定留在台灣了。我是CMLab畢業,歐陽明教授的學生。大學時候, 我們一群人在當時的計中主任林一鵬教授的協助下,成立了Game Lab。剛開始就四個人而己,我們有自己的硬體設備,自己的書籍採買基金與程序,一間頗大的實驗室,幾張很棒的電腦桌椅,還有一張非常舒服的沙發。教授不太盯我們,但會適時的給與進度上的“關心“,後來我們的團隊還有來自外文系的同學擔任故事企畫,幾位它校的美術天才兒童,還有學聲優的人加入...整個團隊就在混亂中成長,我們目的其實只是為了要寫遊戲。 在這之前,我曾和另一位同學去過昱泉intern了約兩年,是在什麼都不會的前提下去打工、寫程式的,然後自己開始看起了SIGGRAPH的proceedings,一開始都看不懂,只能先看看圖片。雖然你看不懂可是有些地方你會覺得看起來很酷,會覺得有興趣,我覺得這和我最後會留下來做3D有關,我大學到研究所都在接觸3D,或說是電腦圖學(Computer Graphics)可能來得更正確些,如果可以繼續做,我會覺得蠻開心的。 最後碩士畢業時,我選擇了太極影音(Digimax Inc.)的國防役,其他幾位同學則是去了昱泉。我沒有選遊戲公司,單純是因為我想要稍微有點不一樣未來,看看CG在遊戲產業之外的發展。當時太極可能全台灣80%的廣告都經過他們的後製,是個很有規模與歷史的公司,後來決定轉型朝CG動畫發展,我其實算是接近第一、第二批加入製作電腦動畫的技術人員。 為什麼會回來讀博士 其實當時,我沒有完全確定一定要回去讀博士,我的情況有點像是半推半就出來的,太極的黃董事長和我的主管吳博士(真巧,他也是畢業自CMLab的圖學組),他們希望與建議我去攻讀Ph.D.,這樣子以後對公司有幫助。一個Ph.D.的身分對公司來說影響力還蠻大的,如果你是Ph.D.,你的名片不會寫你是經理什麼的,而是標上Ph.D.;公司可以對外說我們有幾位Ph.D.,這對公司經營有一點影響,系上六樓不是也有一家動畫公司,他們公司可能就有4位Ph.D.,包括老闆自己,這個公司可能就會很有說服力,很多小公司的確是沒有或是只有一位。Ph.D.可以增進雙方的信任,但做過什麼作品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其實Ph.D.比較重要的是教職有關,我有回去向幾位老師請益過,他們覺得我很適合回去唸,我就報了。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