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倫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副教授)
在學時期: Q: 學長在大學部是就讀台大數學系,是因為哪種契機進入資工領域? A: 有幾個原因,一方面是家人有些人是念資訊的,當時資訊也是前面幾個的志願,同時資訊的就業方面也比較大,想說念資訊會不會有更好的出入,再加上大三就開始修資訊系的課, CS 領域的一些科目比較有興趣,就往這邊念。 Q: 請問在修資訊系課時和數學系的課時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 A: 其實困難點還滿多大的,大學時是不會寫程式的,連 compile 的概念都沒有,當初唸資訊系的課就事想考研究所,考研究所時不考程式,會考數學,就是離散和線代,然好考 system, os, architecture, 演算法 , 資料結構 , 大三開始從大三的課來修,完全沒有記憶體的概念,也不會寫程式,所以 architecture 就非常慘烈,那時候差最大的就是沒有實際花太多時間在 programming ,所以那時候來修課有點慘,作業都不太會寫, coding 都不太行,所以那時跨過來時覺得最沒有馬上 catch 的一項,同時間又修太多課,那時一學期修六門,譬如說演算法,還去電機系修 os ,網路和資料庫,因為數學系大三下學期就沒有必修課了,我就全部就修外系,所以那時候沒意識到每門都是要花很多時間,再加上自己又沒有那個基礎,所以很慘烈。 Q: 那學長那時候是自己一人過來修資訊系的課,還是有跟同學一起來修? A: 有兩三個一起,不多,我們那時候數學系有部分同學,因為數學系是比較理論的科系,所以大家研究所發展都不太一樣,有一批往金融,就是商管學院發展,那算大宗,往電資方面的有一部分,電資的算小宗一點。 Q: 學長大學時期有沒有投入研究跟資工相關的? A: 其實沒有,我大學時候沒有碰到研究這塊,像我們數學系也不用作專題,數學系是沒有專題的,大三上必修課修完,就結束了,就把畢業學分補齊就好,大學時是沒有碰到研究這塊東西,我沒有啦,當然也有些比較投入在課程的方面會跟老師有些互動,主要是因為數學系也沒有專題,我就比較沒有投入到這塊。 Q: 學長大概何時開始有在學習程式語言? A: 我大學時當然有接觸一點,但那比較算自學,因為你要 algorithm, data structure ,總是會看到一些 pseudo code 的東西,就是有跟著課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