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軟硬結合」標籤的文章

陳志鵬學長 (B78, R82, Qsan總經理)

訪問對象 : 陳志鵬 總經理 訪問時間 : 2014/12/19 訪問人員 : B02902090 楊茂榮、B02902091 張天慈 1. 請問當初念系上研究所的考量為何? 有考慮過出國嗎? 會繼續進修研究所,是在與家人討論之後,併同自己興趣與生涯的規劃所做出的決定。當時對於出國的規劃因經濟上的考量,並未予以考慮。 2. 學長認為有必要念研究所嗎? 而國內和國外的是否會存在落差? 我個人認為是否要念研究所,端看每個人的性向與生涯規劃,在這多元的社會,學歷不全然代表未來在職場上的能力與表現,重要的是思辨、學習的態度與國際觀與洞察力等帶得走的能力。所以念研究所的必要性應該是每個人就自己的性向、生涯規劃及投資報酬率等內外在因素審慎後去做決定。 就這個領域而言,國內外研究所的差異性一定是有的,如果有機會,環境也許可,我是鼓勵可以到國外進修擴展一下眼界及體驗不同的文化與學習環境。 3. 當初是如何決定研究所的領域? 和後來的工作關聯大嗎? 當初決定研究所的領域並沒有預先立場,我總覺得人生在可行之下,都該勇於去嘗試及收受挑戰,這也是後來我再進入職場後一直抱持的態度。當然,研究領域跟後來的工作領域有落差,在工作之初會有點辛苦,但大學及研究所所學的基礎都穩紮穩打的奠基好,很多事情都是觀念對了、邏輯正確,就會互通。學校養成的,應該會是未來工作上如何面對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跟習慣。 4. 學長一開始從事PC/NB BIOS的工作,是怎麼樣的契機下走向創業的路? 一開始的工作在做研發,運氣不錯,後來做到第三年時,開始做和現在相關的東西,那時候覺得原本公司的產品型態太雜,於是跟一群同事決定出來開公司自己做。其實從念書到工作都沒想過要創業,但那時候就覺得時機對了,有團隊有技術,便決定抓住機會試試看。其實不必擔心沒有創造力,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抓住機會。 5. 當初創業時是如何找到現在的這個方向的? 最初的產品是在原本的公司做研發時接觸的,所以算是一開始就想好的,在大概三四年前開始增加新的。 在創辦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去找人問,從問或被問的問題中不斷的去修正。包含在募集資金的時候,如何去說服資方投資,而他們又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和疑慮等等,都可以作為走向的參考。 6...